雁来音信无凭(雁来音信无凭路遥归梦难成意思)
- 作者: 佚名
- 2024年01月06日 07:25:08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雁来音信无凭,以及雁来音信无凭路遥归梦难成意思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1李煜的清平乐,诗,要解释,和诗中对应的文字注音,急!!!
1、别来春半,触目柔肠断。 砌下落梅如雪乱, 拂了一身还满。 雁来音信无凭, 路遥归梦难成。 离恨恰如春草, 更行更远还生。
2、雁来音信无凭,路遥归梦难成。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译文】离别以来,春天已经过去一半,映入目中的景色掠起柔肠寸断。台阶下飘落的白梅花犹如雪片纷飞,将它拂去不知不觉又洒满一身。
3、名称:清平乐(春归何处)作者:黄庭坚 正文: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作品注释 注释 ①问取:问。②因风:趁着风势。
2雁来音信无凭,路遥归梦难成。出自哪里?
1、出自五代诗人李煜的《清平乐》别来春半,触目柔肠断。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雁来音信无凭,路遥归梦难成。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2、出自五代李煜的《清平乐·别来春半》别来春半,触目柔肠断。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柔肠断 一作:愁肠断)雁来音信无凭,路遥归梦难成。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3、这句话出自《清平乐·别来春半》,是五代十国时期南唐后主李煜的词作。此词写怀人念远、忧思难禁之情,或为作者牵记其弟李从善入宋不得归,故触景生情而作。
4、清平乐·别来春半 别来春半,触目柔肠断。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雁来音信无凭,路遥归梦难成。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赏析:离别以来,春天已经过去一半,映入目中的景色掠起愁肠寸断。
3雁来音信无凭的雁的含义
1、雁 相传鸿雁能够传书。李煜在《清平乐》中说:“雁来音信无凭”,春天大雁从南方飞归北方,主人公眼见南方的大雁飞来,心头顿时生出一线希望,兴许大雁会带来故国江南的音信。
2、雁来音信无凭:这句话是说鸿雁虽然来了,却没将书信传来。古代有凭借雁足传递书信的故事。无凭:没有凭证,指没有书信。遥:远。归梦难成:指有家难回。
3、⑸雁来音信无凭:这句话是说鸿雁虽然来了,却没将书信传来。古代有凭借雁足传递书信的故事。《汉书·苏武传》中记载:“天子射上林中,得雁,足有系帛书。”故见雁就联想到了所思之人的音信。
4、”2 “归雁”指远离他乡,思念家乡,回家的人。《归雁》杜甫 春来万里客,乱定几年回?肠断江城雁,高高向北飞。3 大雁还是情种,忠贞不渝爱情的象征。
4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五代李煜《清平乐》全文翻译赏析)_百度...
出自五代诗人李煜的《清平乐》 别来春半,触目柔肠断。 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 雁来音信无凭,路遥归梦难成。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接下二句承“触目”来,“砌下落梅如雪乱”突出一个“乱”字,既写出了主人公独立无语却又心乱如麻,也写出了触景伤情景如人意的独特感受,用生动的比喻把愁情说得明白如见。
别来春半,触目柔肠断。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柔肠断一作:愁肠断)雁来音信无凭,路遥归梦难成。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译文】离别以来,春天已经过去一半,映入目中的景色掠起柔肠寸断。
清平乐·别来春半五代十国 李煜 别来春半,触目柔肠断。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柔肠断一作:愁肠断) 雁来音信无凭,路遥归梦难成。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关于雁来音信无凭和雁来音信无凭路遥归梦难成意思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