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

蒙古族祭灶节有什么习俗和活动

  • 作者: 用户投稿
  • 2022年04月12日 23:04:23

 风气 

 保守节日 

 祭灶节 

祭灶节是华夏民间一个很要害的节日,也叫小年,在这一天,人们要向灶君献上少许供品,而且祭奠,乞求合家不妨宁靖,在祭灶节的功夫,有很多场合再有很多的保守食品,在蒙族的小年也有很多的食品,一道看看蒙族的小年是怎么办的吧。

蒙古语中,灶王奶奶被称为“嘎赖罕额赫”,她一年第三百货六十五天都生存在牧人家,惟有尾月二十三四回岳家走一趟,回报这一家人一年来的所作所为。主人家为了让她“上天言功德,回宫降平安”,就拿最佳吃的货色为她送行,这就有了祭灶饭。在前蒙古乌审旗,大普遍蒙族是在尾月二十四祭灶的,祭灶用的祭灶饭,囊括煮羊胸叉、羊圈子、羊脊骨和“噶灵巴达”(汉族俗名的枣饭)等,大锅满满煮上一锅,芬芳四溢。羊胸叉是祭灶最重要的用品,整理羊胸叉是做祭灶饭的重头戏,蒙族人觉得,由于羊身上惟有羊胸叉骨是直的,不妨贯穿天下,以是在祭火时要运用羊胸叉。主人在剔羊胸叉时必需将口鼻捂住,意为如许本领净。羊胸叉煮好后,男主人会将羊胸叉上的肉剔下来,再用提前从羊身上取下的羊毛碾成绒线将胸叉绑好,筹备祭火。包袱羊胸叉须要运用哈达1条、麻纸1张、佛香3根、红黄蓝白绿五色绸各1条、酥油一些、红枣3颗、祭灶饭1勺、果条3根、炒米一些、柏叶几何、白蒿草几何、榔榆枝几何。祭灶饭里再有一起美味即是“噶灵巴达”,“噶灵巴达”是用之前煮羊胸叉的肉汤加大米、黄米、干酪(奶渣子,越酸越好)、红枣熬煮的。口胃酸甜狡猾有嚼劲,食后耐人寻味。在祭灶饭正式开餐前是要举行祭火典礼的,合家人跪在灶火旁,主人发端吟诵《祭灶词》:“灶王奶奶您老翁家,从本年的此时,到来岁的即日,庇佑咱们家里人口满,家畜满。不要有灾病,不要有三长两短,老小天保九如,个个安康宁靖……”念到相映的实质上,男主人便站起来,将家畜龙骨头朝北,凹朝上投进火中。其他分子,都仿造他的作法,把手中的酥油、奶成品之类各取一些,洒在火上。而后调换贡品,再取再洒,使各人能把一切贡品祭洒一遍。祭火典礼之后,就可享受甘旨的祭灶饭了,蒙族在古功夫,祭灶饭必需用手径直食用,以表白忠诚,这也是保守的祭灶饭菜用本领,然而此刻很多风气都仍旧简化了,更多的是年龄大的老翁家,才会保持着用手取食的风气。总结:蒙族是少量民族之一,跟汉族有很多的节日是一律的,固然也有属于本人民族的节日,然而普遍年节和祭灶节是都有的。

版权声明: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因此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文章中的任何观点负责,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只用于提供信息阅读,无任何商业用途。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文章、内容、图片、音频、视频)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353049283@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维护您的正当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