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

事非经过不知难的上一句是啥(事非经过不知难是成语吗)

  • 作者: 佚名
  • 2024年03月05日 02:20:09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事非经过不知难的上一句是啥,以及事非经过不知难是成语吗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1是非经过不知难的前一句是什么?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谚语,出自于古代佳句集锦《增广贤文》中的勉联。书:知识。 到:等到。 用:需要,有所用。 时:时候。 方:才。 恨:悔恨,后悔。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这是一副劝勉联,对联虽浅显易懂,却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如果说上联是劝勉人们要“贵学”,那么下联“事非经过不知难”,就是强调“行”的重要性,光“学”不“行”终是无益。

这两句话不是出自陆游的诗,而是出自他写的一副对联。大意是:书本上的知识等到真正用到的时候才知道自己读的书太少了;许多事情如果不亲身经历过就不知道它有多难。

全文是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这句话出自《警世贤文》之勤奋篇。这是一幅劝勉联,并不是诗歌。

2事非经不知难的前一句

1、这两句话不是出自陆游的诗,而是出自他写的一副对联。大意是:书本上的知识等到真正用到的时候才知道自己读的书太少了;许多事情如果不亲身经历过就不知道它有多难。

2、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谚语,出自于古代佳句集锦《增广贤文》中的勉联。书:知识。 到:等到。 用:需要,有所用。 时:时候。 方:才。 恨:悔恨,后悔。

3、少壮不经勤学苦,老来方悔读书迟。书到用时方恨少,事到经过才知难。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智能源于勤奋,伟大出自平凡。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4、“事非经过不知难”上一句是“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shì fēi jīng guò bù zhī nán 【解释】没有亲身经历过的事情,就不知道它的艰难。【出处】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5、出处:清代郭小亭《济公全传》第四十一回:“谈了几句闲话,又盘问些诗文,李文元对答如流,赵海明甚喜。然后书僮研了墨,求李文元写了一副对联,写完一看,上写是:‘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6、句话的意思是:所学知识只有到用上的时候才恨自己懂得太少了,事情如果不是亲身去经历就不知道有多难。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这句话出自《警世贤文》之勤奋篇。是一幅劝勉联。

3是非经过不知难的前一句是什么???

1、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谚语,出自于古代佳句集锦《增广贤文》中的勉联。书:知识。 到:等到。 用:需要,有所用。 时:时候。 方:才。 恨:悔恨,后悔。

2、“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这是一副劝勉联,对联虽浅显易懂,却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如果说上联是劝勉人们要“贵学”,那么下联“事非经过不知难”,就是强调“行”的重要性,光“学”不“行”终是无益。

3、这两句话不是出自陆游的诗,而是出自他写的一副对联。大意是:书本上的知识等到真正用到的时候才知道自己读的书太少了;许多事情如果不亲身经历过就不知道它有多难。

4、全文是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这句话出自《警世贤文》之勤奋篇。这是一幅劝勉联,并不是诗歌。

5、“事非经过不知难”上一句是“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shì fēi jīng guò bù zhī nán 【解释】没有亲身经历过的事情,就不知道它的艰难。【出处】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4“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是陆游的哪首诗?

1、这不是诗,是陆游写的一副对联。收录在《警世贤文》之勤奋篇。

2、书 愤 陆游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3、南宋词人陆游写的一副劝勉联。【出处】原文: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因经过始知难。 ——陆游撰 意思是:事非经过不知难指事因经过始知难,没有亲身经历过的事情,就不知道它的艰难。

4、“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出自《警世贤文》之勤奋篇。释义: 等到真正用到知识的时候才后悔自己会的知识太少了。

好了,文章到此结束,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版权声明: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因此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文章中的任何观点负责,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只用于提供信息阅读,无任何商业用途。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文章、内容、图片、音频、视频)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353049283@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维护您的正当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