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旄出塞的意思(节旄出塞的意思是什么)
- 作者: 佚名
- 2024年01月23日 03:55:23
大家好,关于节旄出塞的意思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节旄出塞的意思是什么的知识,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1节旄出塞的旄的读音
1、拼 音 ní 部 首 亻 笔 画 10 五 行 金 五 笔 WVQN 基本释义 1端,边际端~头绪2弱小,小孩旄~“旄”,年老,八九十岁的年纪“旄倪”,即老幼3分际天~自然之分际4傲慢。
2、释义:牦牛尾。古代常作饰物。节旄出塞就是拿着使节和旄出使塞外。读音:máo 出处:见羽旄之美。——《孟子》造句:武在冰天雪地中,掘草根以充饥,牧羊时手持汉节,节旄尽脱仍不释手。
3、旄的汉语拼音是:máo、mào部首:方结构:左右结构笔顺:点、横、横折钩、撇、撇、横 、撇、横、横、竖弯钩笔画:10笔基本解释:“旄”,现代汉语规范二级字,普通话读音为máo,最早见于金文中,在六书中属于形声字。
4、节旄出塞的意思是拿着使节和旄出使塞外。旄是一个汉字,读作máo,是会意兼形声字,由“”和“毛”组成。“”表示旗帜。“毛”也表音。造字本义是指竿顶插着斑纹彪悍的虎豹尾巴的旌旗。
5、读音为máo,基本含义为古代用牦牛尾装饰的旗子,引申含义为旄mào,表示年老,如旄倪。同音字:帽、茂。组词:旄车、旄节。偏旁部首:方。笔画顺序:点、横、横折钩、撇、撇、横 、撇、横、横、竖弯钩。
6、节旄出塞,读作:jiémáochūsài,意思是指使节拿着皇上赐的信物出使塞外。“节旄”是指装饰符节的牦牛尾。古代用牦牛装饰的旗帜代表国家,为天子赐给使节的信物。
2关于长城的诗句,名言,名句,俗谚,故事
1、“祖舜宗尧自太平,秦皇何事苦苍生。不知祸起萧墙内,虚筑防胡万里城。”(唐·胡曾《长城》)“生男慎勿举,生女哺用哺,不见长城下,尸骸相支柱。
2、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近代毛泽东《清平乐·六盘山》。译文:不登临长城关口绝不是英雄, 算下来已征战了二万。昔日长城战,咸言意气高。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
3、筑就长城千夫苦,何止孟姜一人哭 关于长城的诗句 《长城》【唐】汪遵 秦筑长城比铁牢,蕃戎不敢过临洮。虽然万里连云际,争及尧阶三尺高。《登长城》【唐】李益 汉家今上郡,秦塞古长城。
4、一御瑶池驾,讵忆长城阴。 卢照邻 【紫骝马】 骝马照金鞍,转战入皋兰。塞门风稍急,长城水正寒。雪暗鸣珂重,山长喷玉难。不辞横绝漠,流血几时干。 卢照邻 【雨雪曲】 虏骑三秋入,关云万里平。雪似胡沙暗,冰如汉月明。
3旄的意思是什么文言文
[旄]百科解释 旄读作máo,是会意兼形声字,由“”和“毛”组成。“”表示旗帜。“毛”也表音。旄本意是用牦牛尾装饰旗杆顶的旗子。
又如:旄羽(牦牛尾和雉羽);旄狄(即旄羽);旄端(尾端) (5) 牦牛 [yak] 骍旄之盟。——《左传·襄公十年》 (6) 又如:旄尘(牦牛和尘);旄毡(用牦牛毛制成的毛织品);旄牛(即牦牛) (7) 旄丘。
星名。如:旄星(即旄头星);旄头(即昂星) 通“髦”。俊杰 [outstanding person]。如:旄俊(俊杰之士)1 通“毛”。粪除其颠旄。——《管子·小匡》旄 mào 古同“耄”,年老。
■ 意思: 旄 古代用牦牛尾装饰的旗子:“上将拥旄西出征,平明吹笛大军行”。■ 其它字义 旄 mào ㄇㄠˋ 古同“耄”,年老。
_旄的词语解释是:亦作_毛。赤色的牛。古代重要盟会时所用牲。_旄的词语解释是:亦作_毛。赤色的牛。古代重要盟会时所用牲。拼音是:xīngmáo。结构是:_(左右结构)旄(左右结构)。
4飞将军李广四字成语
李广未封 没石饮羽 射石饮羽 飞将数奇 射石搏虎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李广未封 出处:《史记·李将军列传》。
」 【成语意思】:飞将:汉朝名将李广;奇数:命运不好。
飞将数奇。飞将,本作飞将军,后指矫健敏捷的将领。数奇,即奇数,俗称单数。古人认为单数不吉利。比喻运气不好,有能力但是没有发挥能力的机会或环境。李广难封。
泛指人不走运出处 西汉·司马迁史记·李将军列传“李广老,数奇”举例造句 时人以“飞将数奇”来形容李广的运气不佳近义词#160飞将奇数 用法 作宾语定语指人命运不好。
西汉时期,有一个著名将领叫李广,他精于骑马射箭,作战非常勇敢,被称为“飞将军”。有一次,他去冥山南麓打猎,忽然发现草丛中蹲伏着一只猛虎。李广急忙弯弓搭箭,全神贯注,用尽气力,一箭射去。
李飞将的成语有:将信将疑,李代桃僵,李郭同舟。李飞将的成语有:飞将难封,李广不侯,道傍苦李。2:拼音是、lǐfēijiàng。3:结构是、李(上下结构)飞(独体结构)将(左右结构)。4:注音是、ㄌ一ˇㄈㄟㄐ一ㄤ。
5节旄出塞什么意思
释义:牦牛尾。古代常作饰物。节旄出塞就是拿着使节和旄出使塞外。读音:máo 出处:见羽旄之美。——《孟子》造句:武在冰天雪地中,掘草根以充饥,牧羊时手持汉节,节旄尽脱仍不释手。
节旄出塞的意思是拿着使节和旄出使塞外。旄是一个汉字,读作máo,是会意兼形声字,由“”和“毛”组成。“”表示旗帜。“毛”也表音。造字本义是指竿顶插着斑纹彪悍的虎豹尾巴的旌旗。
释义:[ máo ]古代用牦牛尾装饰的旗子:“上将拥~西出征,平明吹笛大军行”。[ mào ]耄,年老。
形容行人、车马、船只等来往频繁;连续不断.也作“络绎不断”跋涉:翻山越岭、趟水过河.指远距离的翻山渡水.形容路途遥远,行路辛苦 拿着使节和旄出使塞外 身背宝剑,离家远游的意思。
6“节旄出塞是常使,立功异域为殊荣”是谁写的
节旄出塞是常使,立功异域为殊荣。唐代大诗人李白,甚至就出生在西域的碎叶城,他仗剑去国,白发飘零,游历和歌咏遍了祖国山水。但是宋代以后,中原人的心胸萎缩,西部日渐成为不可企及的概念。
李白的出生地——碎叶城 --- 央视国际 2006年07月12日 17:05 来源:长2500公里的天山古道也称唐僧古道,是连接中亚草原与中国西北沙漠的捷径,也是最为险峻的古代山路。
西部曾有过极盛的繁荣,因而在古代,人们对她并没有遥远的感觉。节旄出塞是常使,立功异域为殊荣。唐代大诗人李白,甚至就出生在西域的碎叶城,他仗剑去国,白发飘零,游历和歌咏遍了祖国山水。
脉络清晰,故事完整。文章大致分为三部分。作者:班固,字孟坚,东汉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人,东汉著名的史学家、文学家。与其父:班彪;妹,班昭,并称“三班”弟弟班超,投笔从戎、立功西域的一代名将。
立功异域的英雄有:傅介子,张骞。使者:班超,苏武。诗:凉州词 (唐)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古 从 军 行 李颀 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