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

杨树小舟蛾的防治方法(杨树小蠹虫)

  • 作者: 佚名
  • 2023年12月15日 00:40:12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杨树小舟蛾的防治方法,以及杨树小蠹虫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1杨树小舟蛾的防治方法有哪些?

1、防治方法:⑴在成虫羽化期设置灯光进行诱杀。⑵初孵幼虫群集,以及初龄幼虫危害常成枯黄、膜状特点,予以摘除虫叶。⑶幼虫期喷洒9O%敌百虫8OO倍液或8O%敌敌畏lOOO倍液,杀死幼虫。⑷在秋冬季可用敲、挖等方法消灭越冬茧。

2、人工灭蛹:在杨小舟蛾蛹没有羽化前,将树干基部周围地面的杂草和2cm表土层彻底清除,杀灭虫蛹,减少虫蛹基数。黑光灯诱杀:成虫发生期,利用成虫趋光性,在林间设置黑光灯诱杀成虫。

3、防治 方法 :人工防治。结合林木整枝、修剪、除草等抚育管理 措施 ,人工捕杀蛹和巢苞。成虫具有趋光性(5月至10月),可用光灯诱杀。化学防治。

4、您好!杨树食叶类毛虫类的害虫主要有杨扇舟蛾、杨小舟蛾、杨二尾舟蛾、杨黄卷叶螟、刺蛾等。防治措施:在蛾(成虫)高峰期喷杀虫剂。

5、【防治方法】(1)幼虫群聚为害时摘除为害叶,杨扇舟蛾幼虫为害形成虫苞,应及时摘除,冬春季结合翻耕,消灭越冬蛹。(2)灯诱成虫。(3)药剂防治。

6、胸,并耸胸背峰突,由臀角伸出红色的翻缩腺不断摇晃。【防治方法】(1)人工防治。剪除群集幼虫,挖蛹。(2)药剂防治幼虫。幼虫为害期喷洒50%辛硫磷乳油、50%杀螟松乳油、80%敌敌畏乳油1500~2000倍液。

2杨树病虫害有哪些,防治技术与方法

1、打孔注药 药剂可选用lO%吡虫啉可湿性粉剂,在杨树主干基部不同方向不同高度钻4-5个孔洞,注药以孔洞注满为准约5ml。释放肿腿蜂 以虫治虫,是-项生物防治措施。肿腿蜂是蛀干性害虫幼虫和蛹的体外寄生蜂。

2、栽培杨树主要虫害柳毒蛾虫害:主要危害杨、柳科树木,危害严重时,可以将叶子全部吃光,且有大量排粪,影响观赏性。

3、防治方法 (1)化学防治:在病害初侵染前,最迟于雨季来临之前,向苗木和低矮的幼树喷200倍波尔多液,或70%代森锰锌600倍液,或50%多菌灵7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等,连喷2-3次,控制病害发生蔓延。

4、在杨树高12m以下中幼林地区,幼虫3龄前,采取人工地面防治。可用25{bf}灭幼脲800~1000倍液、2{bf}烟参碱乳油1000~2000倍液、80{bf}敌敌畏800~1200倍液或5{bf}敌杀死6000~8000倍液防治。

5、防治方法:(1)真菌性溃疡病防治:①选用抗病品种。根据本地区杨树栽植的经验,选育抗病品种,对新引进的品种在未通过区域性栽培试验栽培前不宜盲目推广。②加强对杨树幼林地的栽培管理。

3如何防治杨树上的虫子

1、打孔注药 药剂可选用lO%吡虫啉可湿性粉剂,在杨树主干基部不同方向不同高度钻4-5个孔洞,注药以孔洞注满为准约5ml。释放肿腿蜂 以虫治虫,是-项生物防治措施。肿腿蜂是蛀干性害虫幼虫和蛹的体外寄生蜂。

2、人工捕杀,根据成虫产卵时所咬的伤痕或刻槽,用小刀或锤子将卵刺死或砸死,用铁丝钩出幼虫,捕捉成虫等。化学防治,应用绿色威雷防治天牛成虫,在天牛成虫羽化始盛期前于树干或大侧枝上喷洒绿色威雷200-300倍液。

3、化学防治。应用绿色威雷防治天牛成虫,在天牛成虫羽化始盛期前于树干或大侧枝上喷洒绿色威雷200-300倍液。树干打孔注药防治。

4、杨树虫可以使用敌敌畏打死。可以准备一个针管,然后将一些水泥进行均匀的搅拌。然后将50%左右的敌敌畏,用针管注射到重演当中。最后用水泥将洞口封住,并且用塑料薄膜将树干捆绑住,这样敌敌畏的药效就能把虫子杀死在树干里。

5、每瓶100毫升兑水800-1000市斤)均匀喷雾,40%三氯杀螨醇乳油1000~1500倍液,20%螨死净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15%哒螨灵乳油2000倍液,1.8%齐螨素乳油6000~8000倍等均可达到理想的防治效果。

4杨树常见虫害怎样防治

1、为了治疗这些虫害,可以采取以下措施:物理治疗:在发现虫害的早期,可以手动去除虫子和虫卵,用刷子刷掉它们。对于小面积虫害,可以用剪刀剪掉受害部位。清除杨树周围的杂草和枯叶也可以减少虫害的发生。

2、采取树干打孔注射40%氧化乐果原液、20%吡虫啉可防治天牛成虫、幼虫。方法是:在树干离地面30cm处打深达木质部的斜孔,用药量一般0.3-0.9mL/cm胸径。也可从排粪孔直接注药。

3、打孔注药 药剂可选用lO%吡虫啉可湿性粉剂,在杨树主干基部不同方向不同高度钻4-5个孔洞,注药以孔洞注满为准约5ml。释放肿腿蜂 以虫治虫,是-项生物防治措施。肿腿蜂是蛀干性害虫幼虫和蛹的体外寄生蜂。

好了,关于杨树小舟蛾的防治方法和杨树小蠹虫的分享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大家通过这篇文章了解的如何了?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没有问题,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版权声明: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因此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文章中的任何观点负责,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只用于提供信息阅读,无任何商业用途。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文章、内容、图片、音频、视频)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353049283@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维护您的正当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