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夏泻心汤和甘草泻心汤(半夏泻心汤和甘草泻心汤哪个好)
- 作者: 佚名
- 2023年10月19日 18:55:10
今天给各位分享半夏泻心汤和甘草泻心汤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半夏泻心汤和甘草泻心汤哪个好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1高建忠.读方用方笔记(七五)临证谈半夏泻心汤
三仁汤和半夏泻心汤的区别在于三仁汤证的病位在上焦,而半夏泻心汤的病位在心下。于是,叶天士在这里说了一句达归于肺。叶天士明确的告诉我们,不要混淆,泻心汤,苦泄,病位一定是在胃脘,还必须验之于舌,或黄或浊。
补虚的药都可以不用。这样分析下来,我们在临床上就敢加减。我们用的半夏泻心汤,要不就是药味可以很少,要不就是药味可以很多,但是,我们心里一定是要有数的。知道哪一部分药可以动,知道那一部分药尽量不去动。
补中益气汤和厚朴温中汤都是李东垣自己的方剂,而半夏泻心汤是张仲景的方剂,李东垣把这三张方剂合到一起进行加减。这个方剂告诉我们,半夏泻心汤和补中益气汤有合用的机会。
2泻心汤系
三黄泻心汤证 三泻心汤:半夏泻心汤、生姜泻心汤、甘草泻心汤,三个方剂差别不大,主症多半是抓心下痞。压痛没有那么明显的这种胃的地方的胀的感觉、闷的感觉,就是痞证。
甘草泻心汤:组成:甘草12克(炙)、 黄芩9克 、干姜9克、 半夏9克(洗)、大枣12枚(擘)、 黄连3克 。上六味,以水2升,煮取2升,去滓,再煎取600毫升。温服200毫升,一日三次。
三泻心汤,就是半夏泻心汤、生姜泻心汤跟甘草泻心汤 柴胡汤的煮法煮泻心汤:先用比较多的水煮到差不多六碗,然后把渣渣捞掉,然后再光煮那个汤,把它收到三碗。柴胡汤在我们中医的归类是所谓的和解剂。
三泻心汤,就是半夏泻心汤、生姜泻心汤跟甘草泻心汤。这个三黄泻心汤呢,它主症当然是心下痞。【15】心气不足,吐血,若衄血者,泻心汤主之。
3半夏泻心汤和生姜泻心汤,甘草泻心汤的异同?
【答案】:半夏泻心汤中以半夏散结消痞,降逆止呕为君;干姜温中散寒,黄芩、黄连泄热开痞共为臣药;又佐以人参、大枣甘温益气,以补脾虚,使药甘草补脾和中而调诸药。功用寒热平调,消痞散结,主治寒热错杂之痞证。
三泻心汤:半夏泻心汤、生姜泻心汤、甘草泻心汤,三个方剂差别不大,主症多半是抓心下痞。压痛没有那么明显的这种胃的地方的胀的感觉、闷的感觉,就是痞证。
三泻心汤,就是半夏泻心汤、生姜泻心汤跟甘草泻心汤。是同一个主要方剂结构作一个加减,差别不大。主症都是抓心下痞。服法都是要先用比较多的水煮到差不多六碗,然后把渣渣捞掉,再光煮那个汤,收到三碗。
慢性结肠炎,慢性肝炎,早期肝硬化等属中气虚弱,寒热错杂者。甘草泻心汤即半夏泻心汤加重炙甘草用量而成,方中重用炙甘草调中补虚,配合辛开苦降之品,故能用治胃气虚弱,寒热错杂所致的痞证。
其中半夏泻心汤和甘草泻心汤差不多,只是在甘草的用量上有点变化,其他都一样。这里大家不用去分这么细,把他们当成一个就行。另外一个生姜泻心汤,是在甘草泻心汤的基础上,加了生姜12g。
除三黄泻心汤,附子泻心汤的另外三泻心汤—半夏泻心汤、生姜泻心汤跟甘草泻心汤。主证都是有心下痞,闷而不痛。煮服法是先用比较多的水煮到六碗,把药渣捞掉,煮汤水收到三碗即可。
4比较半夏泻心汤、生姜泻心汤、甘草泻心汤在用药、功用、主治上的异同...
1、半夏泻心汤,生姜泻心汤和甘草泻心汤三方,均治胃气呆滞,湿浊中阻,升降失常之心下痞硬,均体现了泻心消痞之治。
2、三泻心汤:半夏泻心汤、生姜泻心汤、甘草泻心汤,三个方剂差别不大,主症多半是抓心下痞。压痛没有那么明显的这种胃的地方的胀的感觉、闷的感觉,就是痞证。
3、甘草泻心汤即半夏泻心汤加重炙甘草用量而成,方中重用炙甘草调中补虚,配合辛开苦降之品,故能用治胃气虚弱,寒热错杂所致的痞证。
4、功能主治:和胃降逆,散结消痞。主寒热中阻,胃气不和,心下痞满不痛,或干呕,或呕吐,肠鸣下利,舌苔薄黄而腻,脉弦数者。
5泻心汤总结
二黄或三黄泻心汤虽然是消火降火的药,但也是破阴实的药,可以用来化淤。如果是病人冒冷汗,手脚冷,阳不守阴,阴血散漫就要用四逆汤、封髓丹、潜阳丹。
半夏干姜,辛以散虚满之痞;黄芩黄连,苦以泻心膈之热。人参甘草甘以益下后之虚,大枣甘温,润以滋脾胃于健。曰泻心者,言满在心膈而不在胃也。
根据《伤寒论》有关条文,并结合诊治实践,总结出半夏泻心汤应用指征十六字: 胸脘痞满,纳呆气逆,苔腻舌红,脉象弦滑 。
关于半夏泻心汤和甘草泻心汤的内容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