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

吃鱼过敏怎么办「吃鱼过敏了怎么办最快方法」

  • 作者: 志袁为刚
  • 2022年05月17日 04:10:06

吃鱼过敏怎么办

两招巧避海鲜过敏

冷水浸泡、烹调加醋

保健时报记者 楚超

有的人吃完海鲜身上起红疙瘩并伴有瘙痒,我们一般称为海鲜过敏。所谓海鲜过敏,其实是海鲜中含有一定量的组胺,有的人身体里先天缺乏分解组胺的酶,或酶的活性低,致使组胺无法分解,从而引起不耐受即过敏表现。

海鲜一般含有组氨酸,尤以金枪鱼、沙丁鱼、秋刀鱼、鲣鱼中含量较高。一旦海鲜不新鲜或保存不当,组氨酸就会在细菌的作用下转化成组胺,导致一些人出现过敏。如果产生的组胺过高,还会引起组胺中毒。

深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专家介绍,如果发生组胺中毒,患者在吃鱼后数分钟至数小时内会出现面部、胸部及全身皮肤潮红、热感,全身不适,眼结膜充血等,并伴有头痛、头晕、恶心、腹痛、腹泻、心跳过速、胸闷、血压下降等,有时还会引发荨麻疹、出现咽喉烧灼感,个别患者还可能出现哮喘。因此,如果出现上述表现,一定要及时就医。

在鱼类的烹调和保存环节,如何避免组胺中毒以及减轻过敏反应呢?

除了要购买新鲜海产品外,贮存时冰鲜鱼类还要在4℃以下,冷藏鱼类要在-18℃以下。在烹调前应彻底刷洗鱼体,去除鱼头、内脏和血块。然后将鱼切成两半,并将其在冷水中浸泡几个小时。在烹调时加入少许醋,可使鱼产生的组胺含量下降65%以上。

文中图片来自网络 / 编辑 || 楚超

版权声明: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因此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文章中的任何观点负责,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只用于提供信息阅读,无任何商业用途。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文章、内容、图片、音频、视频)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353049283@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维护您的正当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