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纪念品(旅游纪念品市场分析)
- 作者: 志袁为刚
- 2022年05月05日 02:56:04
有些地方,去过一次之后,也许一辈子都不可能再有机会踏足,
因为人生很短,时间有限。
世界这么大,很多未知道的区域等着我们去探索。
很多时候,我们都想买一个值得纪念的物品,来证明到此一游。
或许,当老了只能回忆的时候,
可以拿出来。
一件件,往事历历在目,一一闪现;
絮絮叨,给懵懂的孙子叙说着曾你经英姿健发,肆意踏天涯......
挎着纪念品包包去旅游
一个好的纪念品,它除了设计精美考究,更要能承载一个区域的文化。
它是这个地区发展历程的缩影,它有这个地区文化历史的烙印。
它与当地人们的生活习性息息相关。
走过很多城市,大部分景区或是城区商铺都有卖旅游介纪念品的。
或者过于商业,随意的一件物品刻上了自己景区的名字或LOGO,然后美其名曰纪念品。
或者过于逐利,开发出一堆的各式样的产品出来,单纯的了为赚钱。
没有想到这个纪念品,能否代表自己的城市,能否成为自己的骄傲,也能成为游客茶余饭后的谈资,忘了城市的文化精粹。
旅游纪念品街道
哪些城市的纪念品比较有意义呢?
京剧脸谱:
这个来源于戏剧中人物的脸谱,按照扮演的角色来定位脸,再按照各人的特点给脸谱绘色。
脸谱是一种戏剧式的化妆方式,不同的脸型代表不同角色,不同的颜色代表不同的人设定位。
京剧是北京人娱乐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部分,老少爷们儿那个不会来两句。
在晨昏,在午后,在工作之余,唱上一小段,一天的疲劳全跑光。
京剧和北京及北京文化紧密的绑在了一起。
慢慢的,这种戏剧表现中画在人脸上的脸谱,慢慢的被植入了人们的生活,把各种角色,各种人物性格的脸谱生产出来,遍布于街道小巷。
从此以后,这种脸谱就开始流行于名种商店门市,成为了大人、小孩子都喜爱之物。
每个到北京来的游人,想买一个纪念品,京剧脸谱就是最好的选择。
只要一提到京剧脸谱,自然而然的就想到了北京,这是北京文化的产物,成了北京的一个符号,独一无二。
京剧脸谱图
紫砂壶:
提起紫砂壶,就会想到宜兴,
紫砂壶是一种用紫砂泥做成的茶壶,从明朝开始,至今,它的工艺和文化传播都做得很到位。
本人有幸去过宜兴紫砂壶博物馆,那真是大开眼界,各式各样的壶,体轻但是有质感,价格也高低不一,适合不同的人群,反正有一款适合你。
我们且不说这种壶泡茶能好喝到什么程度,但它的确是几百年流传来,积了很好的口碑,也成了每个茶文化爱好者的追求之物。
这是宜兴的符号,融入到每个宜兴人的血液当中,宜兴人以紫砂壶为傲。
而每个到宜兴旅游的人,看见了都有一种想带一把紫砂壶作为旅游纪念的冲动。
紫砂壶作品
湘绣:
长沙的湘绣是比较出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世界各地的人们喜爱,只不过不是一般游客所能接受的价格。
作为游客,我们不是藏家,没有必要追求艺术成份过高,去湘绣博物馆买一幅简单的作品还是可以的,很多百元左右的作品,乃是一般学生所做。
对于一般游客来说,只是一份纪念而已,留下一份美好回忆。
这里之所以提了湘绣而没有提其它的三大名绣,是因为长沙在宣传和推广湘绣的工作上,比其它几大名绣要努力得多。
无论是官方,还是民间,是平面媒体,还是电视传媒,都经常有宣传湘绣作品及湘绣工艺的节目或活动。
......
中国地大物博,一城一物,还真难找。
因为民族的融合,每个城市想要找一件能代表这个城市独一无二的纪念品,还真是非常非常少。
如果说看到一种食物,想起一座城市,那就太多了,
看到臭豆腐,想起了长沙,
看到了兔头,想起了成都,
看到热干面,想起了武汉,
看到瓦罐汤,想起了南昌。
用一种城市的特色食物来代表一座城市,那太多太多了,举不胜举,中国的饮食文化真是丰富多彩。
......
但是你如果到一个城市,想买一件代表这个城市可以长期保存的纪念品,那这样的城市真的太少太少了,这好像是很多中国城市缺失的。
我们其实不难发现,要想打造一件能代表自己城市的纪念品,是很难的,通过京剧脸谱和紫砂,我们发现它们都有一些共同点。
功能性:只有功能性的纪念品,才能吸引起人们的欲望;
也只有功能性的纪念品,才能快速的传播开来。
功能定位要准确,不能什么都做,比如紫砂壶,就只做茶壶,就像景德镇,被称为瓷都,你说那一件器能代表景德镇吗?
也就是说一提起XXX瓷器,就想起景德镇,好像还真的没有。即使有,那么也不是谁都认识,没有得到大众的认可,也没有意义。
什么样的纪念品才能更好的成为一个城市的载体?:
唯一性只有唯一的纪念品,才能具有代表性,京剧为北京独有的文化,紫砂泥也只有宜兴才有。
或许某一领域有众多的竞争者,你把你的工艺和产品质量提到一个标杆的境界,那也是具有代表性的。
大众认可能代表一座城市的纪念品,一定是大众认可的,要大家都耳熟能详的。
如果你说某某产品是你们城市独有的,但是大家都不认识,那也没有什么意义,所以这一定要传播广泛,大众认可。
岁月的打磨、文化的沉淀无论京剧脸谱还是紫砂壶,都是经过百年文化的沉淀。
这是一个过程,要一代一代人,去守护,去维护,才能形成一个良好的口碑。
它融入了这座城市的脉络,城市的印记也融进了产品的血液,这样城市的纪念品才能和游客 产生共鸣。
我们发现,一件能代表一个城市的产品要经历岁月的洗礼,文化的沉淀,历经百来年的岁月,细心的呵护。
可是我国是发展中国家,人们总是在追逐着利益至上,很少有耐心去打造一些品牌化的东西。
中国的很多传统东西,已经在慢慢流 失。
在古代
蚕丝江南地区以蚕丝出名,人们就要一提到蚕丝,就会想到江南,想到苏州。
那个时候他们找到了一条生存之路——养蚕,于是人们便一传十,十传百,传遍了整个江南地区。
人们根据蚕的生活习性,掌握吐丝成茧的最佳时期,慢慢的使蚕丝的质量不断提高。
养蚕行业的兴起,也带动了周边产业的发展。
蚕也一直是多个领域高贵的代表词,它应用于生活的各个方面,比如衣服、化妆品、医疗等等
唐三彩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最鼎盛的时代,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四方臣服,八方来朝,一派繁荣盛世。
唐三彩的出现,马上吸引了人们的目光,以前的瓷器都是单一的颜色,而唐朝时把色彩绘画于陶坯上,然后加于锻烧,生产出来彩色陶瓷,一下风靡全球,成为了人们生活当中的必需品,通过丝绸之路,传到了世界其它各国。
彩瓷的出现,不仅装饰了家居,也同时美化了生活,在辛苦劳作心情不爽的时候,还要面对那些单调沉重的色彩吗?
彩陶极大程度的美化了人们的心情,人们的生活也开始变得更为丰富多彩。
也许,
你认为这些都太过于久远,现在的生活变化太大,交通工具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在那个车马慢的年代,一件物品的生命力肯定要强很多,而现在,只要那个物品好市场好口碑,立马全国各地的商人跟进了。
也许,
你说的是对的,但是别忘了,跟风的总会过去,大浪淘尽,还站着的,才是胜利者。
没有坚持到就没有抱怨的资本,那一个经久不衰的产品,不是经过千锤百炼。
我们再拉回目光,
看下我们的周边邻国,
我们流失的东西 ,成了他们国家和城市的代表。
比如和服成了日本的象征。
比如樱花成了东京的代名词,
比如中国弃用的榻榻米,也是传入日本后,成了日本建筑的一种形象,然后又在传入中国,被中国人所喜爱。
这些都只是中国传到日本很普通的东西,别人把它当成了一种文化,一种传承,去呵护,去培育,才有了它们无可替代的位置。
比如现在连中国的传统节日韩国都抢着去申遗。
这是一种令人心痛的现象,人们为了逐利,已经没有对一种特定文化打造而努力的耐心。
其实我们有着足够多的文化去发掘,并不像韩国等一些新兴的国家一样,是文化沙漠。
可是别人是文化沙漠,急于想要打造自己的文化底蕴,可是我们有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却总是有些东西,在慢慢的流失。
其实中国地大物博,地形风俗各异,想要找造一个特定的城市文化还是很多的。
而我们要做的,不过是重塑文化即可,把以前丢弃的或者冷落了的,在拾起来,加以润色,加以包装,好好的爱护,然后推广出去。
像西藏的藏牦牛骨制品、少数民族的乐器制品、苗族土家族的手工制品等,都可以打造成一个城市的符号。
但是在这形成过程中,有很多东西是我 们所要坚守的。
口碑传播像很多东西之所以不能成为一个城市的符号,那是现在人们或族群没有用人 的去维护产品的形象,比如苗族土家族的手工制品,这个是比较容易快速传播开去的东西,也有独特性和唯一性。
可是人们的心魔难除,有的人总想趁机捞一笔,使得纪念品的定位总是飘忽不定也破坏了制品本身的形象。
本来在100左右的价位,有的为了诋价,以低于纪念品的价格出售,这样拉低了纪念品形象,
有的为了多赚钱,利用景点之便趁机捞钱,本来100多的纪念品,卖500,600多,这样逐利的行径,一样打击了纪念品的形象。
让受众的好感度立马烟消云散。
一个适合且合理的价格,很重要,并且要坚持始终如一的去实行。
每一个族人或者是当地人,都要有义务和自主意识去宣传和维护产品。
并且要持之以恒,一代一代人去传承。
产品定位产品一定要有一个精准的定位,你可以是藏品,也可以是用具,也可以是玩具,但一定不能啥都想干。这样就很难让人对你的纪念品有一个定位,就不容易让人们记住你了。
对产品的传播,多功能是大忌,那样无法突出重点,让人印象不深刻。
纪念品的质量要得到大众的认可我们要有一套成熟的工艺,要形成工艺文化,并且无论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得粗制滥造。
比如现在旅游旺季,纪念品比较畅销,我们为了赶货,就偷工减料,粗制滥造,这样也是不行的。
产品的信誉没有了,你在想扶的时候,已经扶不起来了。
人们一旦形成了一个固有的思维,认定你这纪念品质量不行,你很难改得过来的,即使有可能改变别人的思维,可又得花多大的代价投入才行?
集体荣誉感一件可以代表一个城市的纪念品,我们应该珍之又珍,好像爱护自己的孩子一样去呵护他,当它生产工艺有问题或有更好的改进办法的时候,我们得积极去试验,去改进,争取做到更完美。
当有陌生人或者有游客来的时候,我们应该积极的宣传它,把它的优点和地域文化相结合,这样才能更好的引起游客的共鸣。
游客有认同感后,他才会在亲朋友好友面前去炫耀,这无形中给了我们好的宣传效果。
口碑的传播比起花钱去砸广告,更能让人印象深刻,弥久生香。
如果连自己都不宣传自己家的纪念品,不认同自己的纪念品,不喜欢的纪念品,你又怎么能要求游客也喜欢呢?
一件能代表一个城市的纪念品,也是一种文化的传承,文化赋予城市生命和灵魂,一个没有文化的城市,与行尸走肉何异。
打造一件能代表城市的纪念品,打造一个城市的文化符号,是一件任重而道远的事情。我们只有持之以恒的做出努力,一代一代的完美传承,才可能有一个好的效果。
......
身在旅途,有哪些纪念品,让你产生了购买欲望呢?
一城一物,
你所在的城市有哪些纪念品,
能代表你的城市呢?
欢迎分享你的
所见,
所闻,
所思。
文:谈胖子,记录各城市历史、人文及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