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读音,摩部首,摩吉凶分析及解释
汉字 摩
读音 读mó,mā的字
拼音 mo,ma
五行 五行属水的字
部外笔 部外笔画是11画的字
部 部首是麻的字
总笔画 共15画的字
结构 半包围结构的字
常用分类 姓常用字
笔顺读 点、横、撇、横、竖、撇、点、横、竖、撇、捺、撇、横、横、竖钩
简繁 摩
五笔 YSSR
仓颉 ICQ
郑 TGFM
四角 00252
电码 2302
区位 3606
英汉翻译 rub,scour,grind,friction
异体字 擵,攠,?,?,?,?,?,?
注音 ㄇㄛˊ,ㄇㄚ
统一码 6469
方言
◎ 粤语:mo1
◎ 客家话:[梅县腔] mo2 [海陆丰腔] mo2 mo1 [东莞腔] mo2 [沙头角腔] mo3 [客英字典] mo2 [台湾四县腔] mo2 mo1 [客语拼音字汇] mo1 [陆丰腔] mo1 [宝安腔] mo1 | mo2
◎ 潮州话:mo5
基本解释 mó
1. 擦,蹭,接触:摩擦。摩天。摩崖(山崖上刻的文字、佛像等)。摩肩接踵。摩顶放踵。
2. 摸,抚:摩弄。摩挲(suō)
3. 研究,切磋:观摩。揣摩(a.研究,仔细琢磨;b.估量,推测)。
4. 古同“磨”,磨擦。
mā1. 〔摩挲(mā sā/mó suō)〕用手轻轻按着一下一下地移动。
笔顺编号 413123412343112
康熙字典
摩【卯集中】【手部】 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11画
〔古文〕
《唐韻》莫婆切《集韻》《韻會》《正韻》眉波切,
音磨。《說文》研也。《廣韻》迫也。《增韻》揩也。《易·繫辭》剛柔相摩。《註》相切摩也。《禮·學記》相觀而善之謂摩。《註》相切磋也。
又《樂記》陰陽相摩。《註》猶迫也。《戰國策》於是乃摩燕烏集闕,見說趙王於華屋之下。《註》摩言切近過之。
又揣摩也。《鬼谷子》摩之符也內,內符者,揣之主也。抱薪趨火,燥者先然。平地注水,濕者先濡。
又《揚子·方言》滅也。
之東鄙曰摩。《史記·平準書》姦或盜摩錢裏取鎔。
又消摩。《曹毗杜蘭香傳》消摩自可愈疾,香以藥爲消摩。
又《唐韻》《集韻》
莫臥切,磨去聲。按摩也。《孟子·爲長者折枝註》折枝案摩,折手節解罷枝也。
又《集韻》忙皮切,音糜。漢有施摩神,荆巫所祠。或作攠。
又古與靡磨
通。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摩【卷十二】【手部】
研也。从手麻聲。莫婆切
说文解字注
(摩)揅也。揅各本作硏。今正。此以揅與摩互訓。石部硏之訓䃺也。手部揅之訓摩也。義各有屬。無容淆之。摩揅之功、精於䃺硏。挼下曰。兩手相切摩也。學記曰。相觀而善之謂摩。凡毛詩爾雅如琢如摩、周禮刮摩字多从手。俗从石作磨。不可通。从手。麻聲。莫鄱切。十七部。
字相关组词 摩肩接踵宝顶山摩崖造像达摩禅摩擦力摩抚摩挲石摩触竿摩肩摩滚动摩擦矫摩摩尔多瓦摩耶福尔摩斯探案全集须摩提
Tags: 摩读mómā的字五行属水的字部外笔画是11画的字部首是麻的字共15画的字半包围结构的字姓常用字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小美知识小站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