途读音,途部首,途吉凶分析及解释
汉字 途
读音 读tú的字
拼音 tu
五行 五行属金的字
部外笔 部外笔画是7画的字
部 部首是辶的字
总笔画 共10画的字
结构 半包围结构的字
常用分类 姓常用字
姓名学 常用字
笔顺读 撇、捺、横、横、竖钩、撇、点、点、横折折撇、捺
简繁 途
五笔 WTPI
仓颉 YOMD
郑 ODMW
四角 38309
电码 6634
区位 4530
英汉翻译 way,road,path,journey,course
异体字 涂,澤,?,?,?,?
注音 ㄊㄨˊ
统一码 9014
方言
◎ 粤语:tou4
◎ 客家话:[海陆丰腔] tu2 [台湾四县腔] tu2 [沙头角腔] tu2 [陆丰腔] tu3 [宝安腔] tu2 [东莞腔] tu2 [梅县腔] tu2 tu5 [客英字典] tu2 [客语拼音字汇] tu2
基本解释
(名)路;道路:旅~。
笔顺编号 3411234454
康熙字典
途【酉集下】【辵部】 康熙筆画:14画,部外筆画:7画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
同都切,音徒。《玉篇》路也。《廣韻》道也。
又通作涂、塗。《周禮·冬官考工記·匠人》經涂九軌。《論語》遇諸塗。
又叶徒故切,音度。《張衡·思
賦》雲師
以交集兮,凍雨沛其灑途。轙琱輿而樹葩兮,擾應龍以服輅。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涂【卷十一】【水部】
水。出益州牧靡南山,西北入澠。从水余聲。同都切
说文解字注
(涂)涂水。出益州牧靡南山。西北入繩。繩各本譌作澠。今正。牧前志作收。後志作牧。華陽國志竟作
。李奇曰。靡音麻。收靡卽
麻。常璩曰。
麻縣山出好
麻。收
牧三字皆同紐。
釋益州太守碑牧靡字三見。晉書亦作牧矣。益州郡牧靡、二志同。前志曰。南山臘、涂水所出。西北至越巂入繩。過郡二。行千二十里。水經注若水篇曰。若水、又東。涂水注之。水出建寧郡之收靡縣南山。縣山竝卽草以立名。山在縣東烏句山南五百里。山生收靡。可以解毒。涂水導源臘谷。西北流至越巂入若水。按涂水出臘谷。故漢志謂之臘。涂水、漢志說文皆云入繩。而水經注云入若水者、善長云若水、又逕越巂大莋縣入繩。繩水出徼外。南逕旄牛道。至大莋與若水合。自下亦通謂之繩水矣。諸書錄記羣水。或言入若。又言注繩。正是異水沿注。通爲一津。隨納通稱也。水道提綱曰。金沙江卽古繩水。鴉龍江一名打沖河。卽古若水。金沙江出番地。至雲南姚安府大姚縣境合鴉龍江、至四川敘州府治宜賓縣西南境入於江。金沙自犛石山發源。至雲南麗江府境已四千二百餘里。自麗江至四川敘州府又二千五百餘里。源遠流長。所受大水數十。小水無數。其爲大江上源無疑也。玉裁謂多以金沙爲大江正源。然非禹貢崏山道江之旨。禹貢於河源江源皆舉其近者。聖人不尙
字相关组词 修途道途道尽途殚穷途判然两途末路穷途识途老马贞途幽途别途正途津途平途前途未卜末途
Tags: 途读tú的字五行属金的字部外笔画是7画的字部首是辶的字共10画的字半包围结构的字姓常用字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小美知识小站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